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九十七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孩子的时候吧?”

    杨大奶奶一抚掌,“可不就是!”

    “不过那天是大晴天,继康是跟着我去吃酒的,没带伞,我那会儿正想给他张罗事儿,所以硬拉着他和我四处吃席,结果他一眼就认出石头妈了,跟我说,这姑娘就是借伞给他的那人。”

    杨大奶奶回想起往事,这满眼都是笑,“我一眼就喜欢上这姑娘,笑着和她搭话,她也认出继康来,但也没生气,我瞧着继康也时不时的看人家,想着,这不就是喜事儿了吗?”

    然后杨大奶奶就向于大姐婆婆打听起康嫂来,得知就是村口那户人家的姑娘,家里几口人又是什么性子后,杨大奶奶回家问了杨继康,杨继康红着脸说她做主后,便请媒人上门提亲了。

    “桂芳啊,你如今也是做母亲的人了,有些事你也得记住咯,”听到杨大奶奶说到这,杨二奶奶对孙桂芳道。

    “这不管是嫁闺女,还是娶媳妇儿,不仅得看那个人,还得看对方的父母是怎么样性子的人,兄弟姐妹又是什么性子,这都是很关键的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”杨大奶奶点头,“这是很重要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的,”孙桂芳有些不好意思,“当初我爸妈其实对那边很不满意,只是西哥人很好,又护我,哥哥知道后,就回了信,我爸妈才松口,其实心里也很忐忑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一片父母心啊。”

    杨大奶奶点头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收了线,闻言也说,“和我当年差不多,不过我们的公婆可有些厉害了,好在你爹护着我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可惨咯,”杨大奶奶翻个白眼,“遇见个父母兄弟排在前面,媳妇儿孩子顶在后面的男人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你支棱起来了,再说,继康和继红可是一直护着你的,”杨二奶奶对她说。

    “是啊,现在他倒是小心翼翼的活着了,”杨大奶奶轻哼一声,正说着呢,就听见杨继康唤自己的声音,她一下就起身,“好在石头妈出门的时候带了两把伞,应该没事儿。”

    石头明天就要读书,是不会跟着回来的。

    果然,大人和孩子都没淋到雨,但也吹了点风。

    “半路就下起雨来,”康嫂连忙给孩子换了衣服,自己也换了,见欢欢和乐乐都没什么事儿,这才松了口气,“这吹起了风,就怕把她们吹着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儿没事儿,”杨大奶奶挨个摸了摸,“都热乎着呢,你们护得很严实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比他们晚回来半个小时。

    他上半身没事儿,下半身被风雨给吹湿了,毕竟后面风雨越发大了。

    “伞都被吹翻了两次,这风也太大了,”杨继西一边换衣服一边皱起眉头道。

    孙桂芳躺久了,就起来走动走动,闻言上前帮他理了理衣服,“早知道你就不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没事儿,”杨继西顺势抱住她,接着上前亲了亲她的脸,“我给你买了红头绳,还有个发夹,紫色的。”

    说完就从兜里拿出来给她别上。

    孙桂芳抬起手摸了摸后,又赶紧拿起柜子上放着的镜子照了照,镜子是孙大嫂这次拿过来的,她和杨二奶奶一人一个。

    “真好看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看着镜子里面色红润的人笑道。

    “当然,我媳妇儿最好看,”杨继西从后抱住她。

    “我今天听娘还有大娘说起康哥康嫂那会儿认识的事,还真有趣。”

    “大娘是不是说康哥傻愣愣地把伞拿回家了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你也知道吧?”

    “才不是呢,”杨继西嗤笑,下巴放在孙桂芳的肩膀处蹭了蹭,声音慵懒道,“她们不知道的是,康哥早就心仪康嫂了,我和他一起去镇上办事儿,康嫂扶起一个老人,康哥就说,这姑娘好,我喜欢她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惊讶地转过头,却被杨继西趁机亲了一口,她轻轻推了他一下,“你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“我说你有本事你倒是上去和人家搭话啊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环住她的腰,话语间全是笑,“康哥耳朵都红了,他才不敢呢,拿着伞回来的那天,他跟我说他又遇见那个姑娘了,这伞他不打算还,一定要把人找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大娘那段时间就爱带着他出门吃席,他也去得很积极,为的就是找康嫂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哇喔一声,捧着脸道,“他们的故事好有趣啊!”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,我们的故事也很有趣的,”杨继西道。

    “这不一样嘛,”孙桂芳靠在他怀里扑哧一笑,二人相拥着正低声说着情话呢,就听床上的嫣嫣哼唧起来。

    杨继西转身过去抱起嫣嫣,往下一看,“尿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来抱,”孙桂芳脸还有些红,见此也伸出手来,杨继西把孩子交给她,接着很熟练地拿出干净的尿布,给孩子换好后,拿着脏尿布出去洗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下着大雨,好在新房这边的水缸是在灶锅后面,里面也有水,杨继西每两天就会换一次,所以挺干净的。

    洗了尿布后,就晾在三角屋外面的绳子上,见他过来,葱头在窝里打了个滚儿,眼巴巴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杨继西走过去,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脑袋,“今儿下雨,你老实在这待着,晚上我给你啃骨头。”

    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。

    这边孙大哥他们回到家也淋雨了,和杨继西一样的情况,好在文生被孙大哥背着回来,身上倒是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“我也猜到你们今儿回来,见下了雨就在锅里温了水,正好能用上,”孙母见他们回来便道。

    “还是妈想得周到,”孙大嫂见她脸色不算好,于是又问了一句,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还能怎么,有人不要脸在我面前提了点事儿,我没应,这不,骂骂咧咧刚走。”

    孙母轻哼一声道。

    “气她干什么,”孙大嫂安抚着,“别气坏自己的身体,不然她还要偷着乐呢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得对,快去洗洗,卫国!你给文生妈提水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,”孙大哥应着。

    很快便到了嫣嫣满月,这还不是满月酒的日子,是孙桂芳出月子的时候,杨继西烧了水,让孙桂芳痛痛快快地洗了个头和澡。

    穿上杨二奶奶之前给她做的秋衣,整个人容光焕发,好看得很。

    瞧着比之前丰腴了些,也更美了。

    见杨继西直溜溜地盯着孙桂芳看,杨二奶奶清咳一声,在孙桂芳耳边低声道,“虽然出月子了,但是有些事儿还得等等,对你身体好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闻言脸红得厉害,小声道,“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庆祝孙桂芳出月子,杨二奶奶做了一桌子她爱吃的菜,但多数都很清淡,有一两道是微辣的。

    孙桂芳也很克制,吃了两筷子尝尝味儿,整个人幸福得不得了。

    杨二爷爷抱着精神的嫣嫣,在一旁逗弄着。

    满月酒在后天,明儿就得去采买东西了,今儿活不多,杨继西就陪着孙桂芳在村里溜达溜达,不久后便回了家,毕竟嫣嫣还在家里,万一睡醒后饿了,那就得见到孙桂芳人。

    “哟,出月子了?”

    吴大嫂背着她家的小子正要过来串门呢。

    “是啊,吴大嫂,去我家坐坐?”

    “正要去呢,我们家的日子定下来了,这不,来知会你们一声,到时候还得请嫣嫣爸帮忙呢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闻言露出一个大大的笑,“那当然得去帮忙的,之前我们家建房,吴大哥跟着忙上忙下,也该我出一份力了。”

    吴和国家本来去年年底就要建房的,可看了日子后,还是觉得得再等等,泥沙都堆放了一年了,今儿吴大嫂带来消息,就是这个月十五推老房子。

    这已经是十一月了。

    “老房子推了,你们住哪里啊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把瓜子放在桌上,一边招呼她嗑瓜子,一边问道。

    吴大嫂抓起一把瓜子磕着,“柴房先不拆,上下的柴火先堆在大花他们柴房那,这样下面打个灶台做饭,上面睡觉。”

    “这可不是七、八月,”杨二爷爷皱起眉头,“这天越来越冷,大人受得住,孩子咋办?”

    “就是,”杨二奶奶也不赞成,又看向杨继西夫妇,“咱们家客房多,要不请你们吴大嫂他们住这边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行,”孙桂芳说,“吴大嫂,你们搬过来住可比在那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,”杨继西也点头。

    吴大嫂有些不好意思了,“那我回去和阿山爹商量商量。”

    吴和国和吴老爷子都感激杨继西一家的热情,便让吴大嫂带着几个孩子住过去,他们就住柴房上面。

    为此吴和国还特意和吴大嫂来杨继西家解释了一番。

    “柴房上我准备用木板和以前没用的坏被单围着,这样风也进不去,还能守着房子,我们心里踏实。”

    既然都这么说了,杨继西他们也不再多劝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和孙桂芳把老房子的客房收拾了出来。

    吴大嫂则表示两间屋子就够了,“我带老四睡一间,阿山他们三兄弟睡一间。”

    “会不会太挤了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迟疑道。

    “这天冷挤挤才暖和呢,再说了,”吴大嫂熟练地把老四背上,“他们在家也是这样的,有别的房间也不愿意分开睡。”

    “那成,那就睡靠里面的那间屋子,那张床最大,”杨二奶奶也是个爽利人,吴大嫂怎么说,她怎么做就是了。

    得知吴大嫂过两天要带着四个孩子

    住到杨二爷爷家时,狗蛋和毛蛋是最高兴的,因为可以和阿山他们几兄弟一起玩儿。

    沈凤仙听杨继东说起吴和国他们要建房的事儿,这心里十分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“你又在别扭啥?”

    晚上回房后,杨继东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别扭啥?我和吴大嫂先后嫁进你们田家岗的吧?瞧瞧人家过的啥日子,我过的啥日子,”沈凤仙指了指头顶,“这房子还不知道得住多少年呢!”

    “人家吴大哥家就他一个儿子,我家几个兄弟?”杨继东翻了个白眼,“再说,吴大嫂还生了四个儿子呢,你比人家少两个吧?”

    沈凤仙磨牙,“少两个怎么了,得亏我生了两个带把的,不然三房可没孙子了!”

    “你今晚上是不是非得闹才舒坦?”

    杨继东的声音大了起来。

    沈凤仙也提高声音,“我没有那个命,还不能抱怨几句了?”

    一墙之隔的杨老婆子和杨老汉听得心里很不得劲儿。

    “家里为给他们三个娶媳妇儿,没掏空家底都不错了,哪里还有钱建房?”

    杨老婆子捂着心口,“唉,气得我心口又开始疼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给你揉揉,”杨老汉伸手过来,语气低沉,“谁叫老二媳妇不争气,老四媳妇儿又不能再生了,不然老大媳妇儿能这么说话吗?”

    “你说咱们怎么娶了这么几个媳妇儿回来啊!真是瞎了眼!”

    杨老婆子哽咽道。

    这边的杨大奶奶正在给石头叠衣服,之前洗的晾干了,她给收起来,等石头回来刚好可以穿。

    “这件衣服石头穿起来都有些短了,得再改改。”

    她把其中一件放在床的另一边,康嫂笑着接过,“这半年里长得快,明年啊就比我高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再过几年咱们石头也可以议亲了,”杨大奶奶笑得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“是啊,欢欢和乐乐也能在院子里跑来跑去,和嫣嫣她们玩儿。”

    婆媳二人在房里畅想着未来,这堂屋里的杨继康父子则是抱着欢欢和乐乐,在那逗弄着,孩子们的声音让这个家显得更加热闹。

    这边的杨继西他们正在和杨继北说话,“那鱼就麻烦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什么麻烦,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便宜,”杨继北忙道。

    他走后,杨继西他们也洗漱了一番便回房休息了。

    “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
    刘香莲一直等着杨继北,房里的豆油灯没有熄。

    “二娘他们早就想好做什么菜了,我过去也就说鱼的事儿,”杨继北熄了灯,上床抱住她,“后儿你偷摸给嫂子一个红封,别让娘和大嫂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应着,又说了杨继东夫妇争执的事儿,“挺大声的,我都听见了几句,好像是大嫂觉得家里的房子太破旧了。”

    “本来就破旧,”杨继北想起前些天去杨继南那时,那边的房子都比这边的房子好,“特别是我们屋顶,想夏天发生的事儿,我就不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刘香莲听得心也一紧,“如果只有我们就算了,可现在多了福宝,我真怕.....”

    “没事,大哥大嫂自打福宝出生后,就想把我们踢出去了,找个机会,我们就搬出去住,”杨继北说着便睡着了。

    刘香莲静静躺着,手握着福宝的小手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就出门了。

    而早上十点左右,杨继丽几姐妹,还有孙大哥他们,以及杨幺妹母子都在路上碰见了,一行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往杨二奶奶家去。

    等杨继西父子十一点半回到家时,家里已经在做午饭了,平安和杨继丽家的几个孩子,正在院子里你追我赶的,快乐得很呢。

    “继西回来了?”

    孙父笑眯眯地走过来,“亲家公,我们一家子可都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来啊!家里还少你们吃的?”

    杨二爷爷哈哈大笑,几个孩子围过来叫着姥爷,平安也跟着叫,杨二爷爷把平安抱起来,“这个人你叫什么?”

    他指着杨继西。

    平安看着正在洗手的杨继西大声道,“舅舅!”

    “真乖,”杨继西已经被另外几个孩子叫了舅舅了,这会儿又被平安唤了一声,还没走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呢,小孩子中间的文生就大声喊着。

    “姑父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都乖都乖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挨个摸了摸他们的脑袋,说来也怪,杨二奶奶生了四个闺女,可四个闺女嫁出去后,生的全是儿子。

    说起来,他家嫣嫣好像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小姑娘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