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二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;  杨继西本来是想留着给她吃的,听她这么说也心中一动,福窝更新不了放进去过的奶糖,可要是新奶糖呢?

    那肯定能更新出来!

    “大白兔奶糖?你们有?!这个我之前收过,可太少了!而且不好弄,你们有多少?”

    李成杰抓住杨继西的手激动道。

    “不多,也是朋友送的,我们吃着觉得浪费,”杨继西试着抽回手,好家伙,力气真大抽不回去。

    “三十颗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说。

    “三十颗足够了!可以装在小罐子里,这转卖给那些......咳咳,反正挺赚钱的。”

    生怕他们反悔的李成杰也不松开杨继西的手,“这玩意儿稀罕,而且贵,就是商楼那边也没多少,我就按商楼的价格,五毛钱一颗!”

    商楼那边一罐只有五十颗,没有票,卖成二十五块钱一罐!

    可那稀缺啊!转卖出去可不只这个价,奶糖他不好弄到,可盒子却弄了不少,那些有点身份的人,拿这个去送人,是最体面的了!

    五毛一颗?

    这让杨继西夫妇有些惊讶,毕竟之前在东门巷黑市处,奶糖才一两毛一颗,但是有些过期。

    “这么值钱吗?”

    杨继西问。

    “之前也没这么贵,毕竟一小罐奶糖,就差不多顶工人一个月的工钱了,可耐不住快要过年了,这送礼不就热起来了吗?”

    李成杰笑道。

    这也是。

    杨继西抽回手,装模作样去之前放鸡蛋篓的草丛里翻来翻去,“媳妇儿,放哪里了?”

    孙桂芳赶忙过去,“不就是在这吗?”

    杨继西右手挨了一下她的双手,装有三十颗奶糖的小袋子便出现了。

    “三十颗。”

    孙桂芳递给眼巴巴的李成杰,成才把火把往前移了移。

    那香甜的奶糖味儿,让李成杰和成才顿时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“是这个!”

    李成杰小心地放好后,又数了九块钱递过来。

    孙桂芳接过,这下他们手里就有247块钱了!

    她忍着手颤,镇定的站在杨继西身旁,听他们说话。

    “像是腊肉、熏鸡、熏鸭啥的我都收,做得好看一点的衣服鞋子啥的,我也要,总之杨兄弟你以后有啥,都往我这送,我都要的。”

    李成杰看杨继西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块宝藏。

    “棉花怎么收的?”

    杨继西问。

    “棉花分几种档次,最差的我这是四毛一斤,一般的我这收六毛一斤,最好的,就咱们县里那种最好的,一块钱一斤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记下了,开始收拾空篓子,李成杰他们也走了。

    一会儿后,杨继西他们背着空背篓出了林子。

    此时天微亮,不打火把也能看清路。

    成才和李成杰带着几个兄弟背着很多东西也准备出发了,老远瞧见他们二人,成才小声道,“哥,他们出来时没有带那些簸箕篓子。”

    “你没听杨兄弟之前说他还有几个兄弟帮忙吗?”李成杰不觉得意外,“我看这杨兄弟身后有大人物,不然怎么弄到那么多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,会不会和我们抢生意?”

    他身后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会,杨兄弟一看就是怕麻烦的人,”李成杰挥了挥手,“反正我觉得他是我的福星,以后看见他,都给我尊敬点儿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他们运气也好,陈叔的儿子儿媳妇要去县里,正好看见他们,就让他们上车。

    两辆车自行车,虽然有些旧,可这也是自行车啊!

    到县城的时候九点了,杨继西和孙桂芳请他们吃了一碗荤面,这才去布坊那边看棉花和毛线。

    至于布,家里之前有不少人送过来的布,所以不缺。

    毛线这东西杨继西也不懂,他就站在一旁看孙桂芳挑选,颜色也多,但是最多的还是黑色和青色还有蓝色。

    “选红的,你穿着好看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指着红毛线道。

    孙桂芳瞪眼,“整日穿着红好看吗?我喜欢这个。”

    她指了指黄色的毛线,“这个颜色织成太阳花的花样最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“妹子就是识货,这颜色今年好卖得很,来多少?”

    柜员过来招呼道。

    “多少钱一团?”

    孙桂芳问。

    “两毛钱一团,四团就能织出一件成人毛线衣,像这位男同志的个头,就需要六团了。”

    柜员看了看杨继西后笑道。

    杨继西看了眼那个颜色,小声地对孙桂芳道,“我不想要这个颜色的毛线衣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青色,这个好看,”孙桂芳拿起一团放在杨继西身上比了比,“好看。”

    这一团就有不少呢,孙桂芳觉得还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于是买了自己想要的四团黄色和蓝色的,给杨继西买了六团青色还有墨蓝色的,杨二奶奶的是四团宝蓝色和紫色,杨二爷爷的则是五团黑色和灰色的毛线团。

    一人织两件毛衣,也能换洗。

    “一共三十八团,七块六毛钱。”

    给他们装好后,杨继西接过放在背篓里,好家伙,这东西占地方,一下就装了半背篓。

    孙桂芳数了钱递过去。

    “这边还有棉衣,成衣最便宜的才一块五,看看不?”

    那人又问。

    “我想看看棉花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说。

    “这边来,”柜员带着他们往另一边走去,没多久便瞧见不少棉花,都装在大袋子里,“这一般的五毛一斤,这边的好一点七毛,这边是最好的得一块一。”

    比李成杰的报价多一毛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一件成人棉衣,不薄不厚刚刚好的,需要一斤棉花。

    杨继西俯身在孙桂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后,孙桂芳指了指中间七毛一两的棉花道,“这个我要.....20斤,其中八斤给我另装,这边一块一的,我要十斤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这么大的单子,那人心里高兴,招呼得更加热情。

    “一共是二十五块钱!”

    孙桂芳掏钱的时候还是有些心疼的。

    见她这个样子,杨继西低声道,“放心,会给你赚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就是心疼,”孙桂芳也小声回着。

    “东西有点多,我们可以帮忙送,你们送哪里?”

    柜姐笑道。

    “不用,我们能行,”孙桂芳提小一点的那袋子,杨继西替大的两袋子。

    他们走后,那柜姐还对另一边卖布的同事道,“瞧瞧,真是人不可貌相,看着像乡下来的,可人家一出手买,比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。”

    好在布坊这边后面靠着巷子,杨继西把棉花和毛线团全部收进空间,等到村口的时候再拿出来装进背篓就好。

    福窝现在是空的,杨继西把二等棉花分了四斤到福窝里。

    剩下的八斤二等棉花和十斤一等棉花放在旁边的篓子里。

    旁边的篓里是毛团。

    顺带还拿出五十个鸡蛋,还有周家给的熏鸭和两斤玉米面,这是昨晚上杨二奶奶叮嘱他们拿的,得了杨文清家那么大的好,当然得回一些。

    杨文清又是一个人在家,他正在写文章,见他们来又惊又喜。

    “进来坐进来坐,嫂子好久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杨文清笑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”孙桂芳点头,从背篓里拿出鸡蛋、熏鸭还有玉米面,“这都是家里带的,你们尝尝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?”

    杨文清挠头,“下次别拿这么多了,三哥你不是说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气吗?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们是从家里带的,没有买,”杨继西笑道。

    这次杨文清找人给父母递了口信,很快杨母和杨叔叔便赶了回来,还买了不少菜。

    见他们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,也说了他们几句。

    在杨文清家吃了午饭后,杨叔叔他们下午就去上班了,走的时候,杨母还将杨文清叫到屋子里叮嘱了一番,该给什么回礼,让他们一定收下的话,这才离开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两点多,杨继西二人准备离开时,杨文清塞了一罐麦乳精和一罐奶糖过来。

    杨继西二人:.....真是大户人家啊。

    “拿着,别和我客气,我家多着呢!”

    杨文清怕他们不信,于是把放着收音机下面双开门柜子给打开了,好家伙,里面一共上下两排。

    上面一排放了二十罐是麦乳精,下面一排放了二十五罐奶糖,这一眼扫过去格外让人震惊。

    “我这边还有呢,”杨文清见他们不说话,还以为他们觉得少,于是又要开柜子,被杨继西和孙桂兰一把拦住。

    杨继西看着有些傻白甜的杨文清,艰难道,“以后别随便给人开柜子,你这样很危险的。”

    他要是骗子,杨文清怕是裤衩都保不住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